首页

姐姐的踩踏

时间:2025-05-25 18:44:55 作者:中国共产党同周边国家政党对话会将在北京举行 浏览量:97836

  一根甘蔗折射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进展

  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田成方、蔗成行、渠相通、路相连,广西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里,一株株甘蔗正在拔节。种苗良种化,全程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甜蜜的事业”充满新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甘蔗产业全链开花,蔗农日子越过越甜,折射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一幅幅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图景徐徐铺展。

  从“会种蔗”到“慧种蔗”

  农业现代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

  广西崇左市新和镇庆合村的甘蔗林里,甘蔗已长至3米来高,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大蔗海。每两行甘蔗之间,分支滴灌带细密分布,随着肥水缓缓滴出,水分和营养直达作物根系。

  水肥一体化控制车间内,种植大户劳钟运正用手机操作“一键式”灌溉。“有了这套系统,别看小蔗田变成大蔗海,种蔗依然很轻松。两个人能管理3000亩蔗地,亩产增加1吨,还能节约两成肥料、三成水。”

  不只在庆合村,今年崇左市共建成甘蔗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16.67万亩,建设数据控制系统25个,物联网、北斗定位、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蔗田测量及甘蔗生产各环节……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会种蔗”到“慧种蔗”,见证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实力。

  广西甘蔗、延安苹果、赣南脐橙、枣庄石榴……新时代以来,各地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依托特色资源,把乡村资源、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产业优势,一个个乡村产业茁壮成长。

  产业兴农,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驶上产业化“快车道”。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建设3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地方建设8000多个省市县产业园,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质量兴农,科技成色更亮眼。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4.5%提升至2023年的63%,建立了全球最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金扁担”含金量越来越高。

  绿色兴农,促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十四五”时期,我国出台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双减。到去年底,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总数达7.5万个。

  绿色产品多起来,产业结构优起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越来越亮。

  从小生产到抱团发展

  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要探索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

  来宾蔗农52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一半,“甜蜜的事业”如何鼓起千家万户的“钱袋子”?

  袁智陆是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种蔗大户,也是周边蔗农的“田保姆”。“上个榨季,两台联合收割机收了4000多吨,帮蔗农运到糖厂过磅交易。”这些年,袁智陆种植的甘蔗田从30亩扩大到100多亩。

  丰收还得增收。糖料蔗订单种植,“首付价+糖价”联动机制让广大蔗农日子“更甜”。“每年2、3月份种植期,糖厂就组织农户签收购订单。如果当年糖价高,还会二次联动结算,让蔗农享受糖价上涨红利。”广西东糖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唐斌兵介绍,今年集团在广西的8家糖厂新增订单合同农户9245户。

  在广西,随着“企业+农民合作社+蔗农”等生产经营模式落地,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越做越大,帮助小农户亩均生产成本下降超过200元。

  凤凰镇龙头村,连片蔗海掩映下,村道旁错落分布着新建的小楼。“腰包鼓起,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建起‘甘蔗楼’,开回‘甘蔗车’。”村党总支书记张鑫高兴地说,上一个榨季,全村进厂糖料蔗6.12万吨,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多元。

  从小生产到抱团发展,甘蔗经营体系的变迁见证了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广袤乡村活力奔涌。

  看全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根田畴,联农带农、兴农惠农,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活力、添动力。近220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近400万个家庭农场、109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涌现,“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等多元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

  一组数据印证飞跃。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实现跨越性增长。202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3年的2.81缩小到2.39。

  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广大乡亲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劲头更足。

  从田间到车间

  全产业链发展提升综合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根甘蔗能变成什么?

  “我们每年可消耗近4万吨蔗渣制浆,生产出的餐具可以实现90天自然降解,也可以转变为有机肥料。”广西福斯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许家辉说,公司在建的15万吨可降解植物纤维环保餐具项目,全部达产后有望带动就业2000人。

  从二产到三产,产业链延长拓宽。“我们村靠着甘蔗产业,乡亲们有的开起小吃店,有的到镇上景区务工,家门口的旅游饭越吃越香。”崇左市新和镇卜花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子莲说。

  如今在广西,从传统制糖产业,到食品、造纸、环保餐具、生物工程……一条完备的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链”起了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吃干榨尽”的甘蔗产业,折射出各地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带来的无限可能,见证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广阔前景。

  产业兴——全国已累计培育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139个,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350多个,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万多家。

  消费旺——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比2014年增长近13倍。城乡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双向奔赴”更加顺畅。

  新征程上,各地区各部门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效机制,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三农”新篇章。(人民日报 记者 郁静娴 李晓晴)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西面向大湾区开展现代农业招商 签约超110亿元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梧州货运中心职工余玉生说:“我家在桂林,工作在梧州,异地就医备案也在梧州。现在实行了‘免备案’政策,报销待遇提升了,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智能制造与文化创新的融合之道——卡游入选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新质生产力智能制造典范”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电路分析基础》第5版中,除了原理、公式、电路图,一句句诗词古文、名言警句恰到好处地穿插其间,在对电路中科学原理进行巧妙揭示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在修订《电路分析基础》第5版时,李瀚荪不仅在写作上力求运笔流畅、层次清晰,还结合课程思政要求,深入挖掘教学中的思政要素,突出“工科教材‘人文化’”的理念,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

多国驻华使节走进中国中车 近距离感受高铁研制

倡议书》由安徽省长江流域的合肥、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共9市发起,旨在通过机制共建、市场共建、线路共推、环境共创四大方面,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湖南汨罗出台措施致力打造全国工业设备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这是瞄准未来5年和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我们要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全力打造知识产权检察保护新高地

“相比以往,融合内容更广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研究员周海英表示,此类共同体不仅覆盖了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实习实训,以及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学历继续教育,还赋予了“随企出海”、思政育人等新功能。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